泐睢—水族的百科全书
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,有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,水书即为其中一种。水书,水族的文字, 水族语言称其为“泐睢”。 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、地理、宗教、民俗、伦理、哲学等文化信息。
【溯源】
水书从何而来?有两种传说。
传说之一:水族文字是水族的一位名叫陆铎公的先祖创造的。相传,他花了6年时间创制文字。起初,水族文字“多得成箱成垛,堆满一屋子”,后来天皇派天将烧了装着水族文字的房子。陆铎公生怕再遭天皇算计,此后全凭记忆把文字装在肚子里。
传说之二:水族文字是陆铎公等六位老人在仙人那里学来的,仙人根据水族地方的各种牲畜、飞禽和各种用具,造成了泐睢。六位老人经过6年的学习,终于把泐睢学到手,并记在竹片、布片上带回。在回家路上,泐睢被人抢走。为了避免再遭人谋害,凭着记忆,陆铎公故意用左手写泐睢,改变字迹,还将一些字写反、写倒或增减笔画,形成了特殊的水族文字。
【文字结构】
水书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:一是象形字,有的字类似甲骨文、金文;二是仿汉字,即汉字的反写、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;三是宗教文字,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。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,无标点符号。见到的水族古文字的载体主要有:口传、纸张手抄、刺绣、刻、木刻、陶瓷煅造等。水书主要靠手抄、口传流传。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,主要以花、鸟、虫、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所撰写和描绘,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,在水族地区仍被广泛使用,因而被专家、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“活化石”。
【保护措施】
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,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,如婚丧嫁娶仍然照水书记载的“水历”推算决定。贵州省境内估计有水书2万多册,荔波档案局有6400多册,三都县收集有5000多册,还有1万多册散落于民间。
2002年3月,“水书”纳入首批“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”。2006年5月20日,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《水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》课题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。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“国家重点历史文献遗产工程”进行抢救和保护,并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“世界记忆遗产名录”。